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在职博士报名电话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说明
在职博士招生简章中心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博士资讯 > 正文

清华大学-鹏城实验室2023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编辑: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发布时间:2022-08-27

  2023博士招生高校开始发布招生简章了,考博生们无论是报读全日制(脱产博士)还是非全日制(在职博士),都要及时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情况并提前做好资料准备、联系博导和备考工作。为帮助各位考友节约时间,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boshivip会及时更新各高校招生信息,大家可以把本站加入到收藏夹,使用时直接在搜索栏输入院校名称,当找到有价值信息时再到该校研究生院网站核实即可。

  以下是全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清华大学-鹏城实验室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配图

清华大学-鹏城实验室2023年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8月18日,鹏城实验室2022级博士生迎新典礼在实验室F栋4楼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实验室主任、鹏城书院首任院长高文,实验室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卢成燕,实验室副主任石光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实验室高级技术顾问丁文华,实验室主任助理、科研部部长杨建坤,实验室工会主席、政工部部长李帝仁等领导出席,典礼由石光明副主任主持。

  2022年,鹏城实验室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7所高校,共招收博士生232人。

  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夯实鹏城实验室作为网络信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基础平台,鹏城实验室联合清华大学共同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面向通信、网络和智能信息领域,培养和造就工程技术方面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学术创新人才。

  本项目招生采用“申请-审核”制,符合《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及其相关的实施细则中报考条件的申请人提交相关材料,依据考生申请材料的综合评价结果确定差额综合考核名单,经综合考核后择优推荐拟录取。培养全日制工程博士,计划招生不超过25人,招生专业为电子信息(085400)。

  一、申请人申请

  (一)应届本科生推荐免试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符合清华大学2023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的相关规定。申请人将以下材料在2022年8月31日17:00前于清华大学研究生申请服务系统(yzbm.tsinghua.edu.cn)内提交,逾期不予受理。

  申请人需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1.清华大学2023届本科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

  1)有效身份证明;

  2) 外语水平证明;

  3) 本人自述;

  4) 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考生诚信承诺书;

  5)《申请攻读推荐免试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

  6)其他可证明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材料。

  2.外校推荐免试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

  1)有效身份证明;

  2)在学证明;

  3) 本人自述;

  4) 外语水平证明;

  5) 本科期间学业成绩单;

  6)两封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称为副教授(或相当职称)或以上的专家 的推荐信;

  7) 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考生诚信承诺书;

  8)《申请攻读推荐免试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

  9) 其他可证明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材料。

  (二)公开招考博士生

  1.申请条件

  符合《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及其相关的实施细则中的报考条件。

  2.申请时间

  申请人需在2022年8月31日17:00前登录清华大学研究生申请服务系统(yzbm.tsinghua.edu.cn)按相关要求完成网上报名手续。

  3.材料提交

  申请人将以下材料在2022年8月31日17:00前于清华大学研究生申请服务系统(yzbm.tsinghua.edu.cn)内提交,逾期不予受理。

  1)有效身份证明;

  2) 外语水平证明;

  3) 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期间学业成绩单;

  4)本科毕业证书(并附学信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学士学位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并附学信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硕士学位证书,其中应届生需提供在学证明。申请人持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申请,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须提交认证报告;

  5)两封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称为副教授(或相当职称)或以上的专家的推荐信;

  6) 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考生诚信承诺书;

  7)《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

  8) 其他可证明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材料。

  注意事项:

  ① 申请人在“清华大学研究生申请服务系统”注册后,选择“电子信息—01鹏城实验室联合培养博士专项计划-导师组”。

  ② 申请人在线邀请两位与申请学科相关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专家在线填写推荐信。推荐专家按申请服务系统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写、上传专家推荐信,同时请专家在线完成推荐信后将书面版密封(在密封信封的封口骑缝处签字)交申请人,申请人待后续接收通知将书面版推荐信寄至清华大学,寄送时间和地址另行通知。

  ③ 申请人请将所有申请材料(不含推荐信)的电子版以一个PDF文档形式,在8月31日下午17:00点前发送到鹏城实验室招生邮箱(yzb@pcl.edu.cn),邮件主题及附件文件名标注为“姓名+申请清华大学-鹏城实验室联合培养博士”。

  二、材料审查与综合考核

  鹏城实验室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专项计划2023级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审核”制。审核分为材料审查和综合考核两个阶段,由清华大学与鹏城实验室成立的联合工作组组织。

  联合工作组组织专家组对全部申请人的报名材料进行审阅,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择优确定参加综合考核名单,并通知申请人参加综合考核。

  1.材料审查

  联合工作组组织不少于3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全部申请人的报名材料进行审阅,根据综合评价结果依招生计划按1:2左右比例择优确定参加综合考核名单,并通知申请人参加综合考核。

  2.资格审查

  通过材料审查进入综合考核的申请人需在综合考核前进行资格审查。未参加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不通过者不准予参加综合考核,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3.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形式及项目:综合考核时间初定为2022年9月。综合考核由笔试和综合面试组成,所有类别申请人均需参加笔试和面试。

  笔试内容:数学,主要考查申请人的数学基础。

  综合面试:面试时间不少于30分钟,面试重点考查申请人在本专业类别攻读博士学位的基本素养、学术能力、学术志趣等。

  三、录取拟录取

  联合工作组以申请人的综合考核成绩为主要依据,综合考虑具体招生情况和培养条件,并结合当年招生名额确定推荐名单,报鹏城实验室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拟录取名单将分别在清华大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官网和鹏城实验室研究生招生网公示。

  四、其 他

  1.学习方式、学位授予及学习地点:

  1) 入学时间:2023年秋季学期;

  2) 所录取博士生为全日制工程博士。公开招考博士基本修业年限为3-4年,最长修业年限为6年;直博生基本修业年限为4-5年,最长修业年限为7年。

  3) 按照清华大学与鹏城实验室共同制定的联合培养计划,课程学习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进行,论文研究结合鹏城实验室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完成。

  4) 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内容,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由清华大学颁发毕业证书;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由清华大学授予工程博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2.学费与奖助:学费根据清华大学2023级全日制工程博士学费标准执行,具体信息请电话咨询。鹏城实验室发放为联培博士生专门设立的“鹏城博士津贴”,发放年限不超过基本修业年限。

  3.教学及住宿安排:本项目招收的博士生全程在深圳学习,不安排校本部住宿。鹏城实验室在深圳提供学生培养过程中集中住宿和学习的相关条件,并与高校共同负责学生的管理。

  未尽事宜参见《清华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其相关的实施细则。如因疫情影响,导致招生工作安排变化,具体信息另行通知。

  本招生简章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和鹏城实验室招生办共同负责解释。

  五、信息查询、申诉及联系方式

  1.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联系电话:0755-86543994

  Email:zhaosheng@sz.tsinghua.edu.cn

  官网:https://www.sigs.tsinghua.edu.cn/

  清华研招网网址:http://yz.tsinghua.edu.cn

  通信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大学城清华校区信息楼803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2.鹏城实验室招生办

  联系电话:0755-85902112

  Email:yzb@pcl.edu.cn

  鹏城实验室官网:https://www.pcl.ac.cn

  通信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兴科一街2号鹏城实验室C栋1楼。

  3.对本项目2023年博士生招生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具名进行申诉,申诉联系方式:

  邮寄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大学城清华校区信息楼803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518055

  联系电话:0755-26036020

  电子邮箱:zhaosheng@sz.tsinghua.edu.cn

声明:本站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会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高校更多高校
浏览次数:10300次
中国社会科学院

浏览:7177次

中国科学院

浏览:6740次

北京师范大学

浏览:2029次

上海大学

浏览:1435次

中国政法大学

浏览:1319次

北京大学

浏览:1087次

上海交通大学

浏览:1077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浏览:1046次

武汉大学

浏览:999次

在线留言 微信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