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在职博士报名电话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说明
在职博士招生简章中心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考博辅导 > 论文指导 > 正文

邵磊:原来论文可以这样写

编辑: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发布时间:2020-02-24
  编者按: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推出《教你宅家写论文》系列第二期。这一期,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财政税务学院的邵磊老师,跟大家聊聊怎样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学位论文:
  
  各位亲爱的研究生同学,你们好!我是来自财政税务学院的邵磊老师。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假期,相信很多同学都正在家中学习各门网络课程,而对毕业班的同学而言,他们(或者你们)还多了一项任务,就是要在家中写作毕业论文。所以,我想借着这个机会,给各位正在或者即将写作毕业论文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帮助。
  
  坦白地说,我在科研方面的成功经验不算多,但积累的失败教训倒是不少,这对于我个人可能不算是幸事,但如果可以作为宝贵的“避坑指南”分享给各位同学,反倒具有特殊的意义了。另外,在近些年指导一些同学的毕业论文过程中,我也时常要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比如“邵老师,我的选题怎么定啊”“老师,文献好多看不完啊”,还有“邵老师,Stata跑出来的结果不好怎么办”。在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中,我也逐渐学会从同学的角度去看待写论文过程中的难点,并找到了一些比较可行的解决方案。所以,我就从这三个最常见的问题出发分享一些经验:一是选题,二是文献,三是结果,供各位同学参考。
  
  01、论文选题的“大”与“小”
  
  关于论文的选题,我个人的建议是既要“大”又要“小”,这是什么意思呢?首先,论文选题的切入点要“小”。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把握这个选题,在自己的能力和论文的篇幅范围内,把一个问题讲清楚。
  
  让我们举个例子来更好的说明。曾经有位同学跟我说,他想写的论文题目是“促进创新的财税政策研究”,我说:“这个题目太大了,你能再具体一点吗?”于是,他把题目改成“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我说还是太大了,他就把题目进一步缩小,改成了“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可我还是不满意,建议他具体谈一种税收优惠政策就足够了,于是论文题目又改成了“所得税加计扣除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这样论文的选题就比较具体了。其实这个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为了让这位同学能够更有信心把握好这个选题,最后我又建议他在论文题目里加入了一个行业的限制。实际上如果有必要的话,无论多小的题目都可以继续细化,正如我和学生们开玩笑说的,论文的选题“没有最小,只有更小”。
  
  那么论文的选题是不是就一味地追求“小”呢?不是的,下面我们就来说“大”。论文的意义要“大”,我们要以小见大,发掘研究结论中的延展性和深层含义。
  
  还是刚刚那个例子,那位同学在做了一些实证分析后得到:所得税加计扣除使该行业企业的研发投入提高了一定的百分比,但他觉得这样的研究结论显得有些单调,似乎没有多少可探讨的。于是我就提醒他,能否看看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是否不同,企业增加了研发投入对上下游又产生了什么影响,科研人员的工资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这些研究结论能为促进企业创新的财税政策带来什么启示。实际上,这几个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异质性分析、溢出效应、一般均衡效应和政策建议,这样实证分析的结论就更丰富也更有意义了。
  
  我发现,一个“以小见大”的典范之作就是很多同学都读过的《万历十五年》。黄仁宇先生从公元1587这个“平平淡淡的一年”(书中原文)切入,只重点讲述了张居正、海瑞等六位人物在这一年前后的遭遇,却揭示了“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和“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展现了他对明朝衰落的深层原因这样一个大问题的思考。
  
  02、文献怎么“找”如何“读”
  
  很多同学在找文献的时候采用这样的方法:在知网上搜索论文的关键词,下载之后逐篇的阅读。可是,除非关键词选取得特别准确,否则我们得到的结果常常是数百甚至成千上万篇论文,使我们很难从中选出与自己的选题最相关的那些。当然,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调整关键词,缩小搜索的范围。但是,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
  
  我从个人的经验中总结出了一种“顺藤摸瓜”的方法,推荐给各位同学。首先,找到一篇该领域的最新论文或是经典论文。如果是一篇最新论文,我们就在读完后去看它的参考文献,在它引用的文章中选取几篇最相关最有影响力的,读完后再从这几篇文章的参考文献里接着顺藤“向上”摸瓜,很快我们就可以把这个领域的重要文献梳理清楚了。它的意义在于,每篇论文的作者在写作时都已经花费了精力对文献做了梳理,也慎重地选取其中重要的文献加以引用,所以这种溯源的方法把这些作者的思考成果连成了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既完整又清晰。那如果是一篇经典论文呢,我们如何找到后续的研究?也有办法。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很多的文献数据库(包括知网)在每篇论文的下方都罗列了引用该篇论文的所有文献,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功能顺藤“向下”摸瓜了。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关于如何读文献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带着问题读文献。在读一篇论文时,我们可以先花一点时间把摘要和结论读一遍,大致了解这篇论文在说什么。接着,我们就要问自己,这篇论文值得精读吗?如果值的话,哪部分最值得细细地读呢?是论文对已有文献做了很好的梳理吗?如果是,那就直接去读文献综述部分。是把制度背景讲得很清楚,是要学习使用的理论模型或实证方法吗,还是只想引用论文的研究结论呢?通过问自己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去阅读文献,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抓住每篇文章的精华之处。并且,最好在读完后立刻把这些精华部分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在论文标题处做个笔记(纸质或电子版都可以),这样当我们过段时间再回头看这篇文章时,能立刻抓住最有参考价值的部分。
  
  03、结果的“好”与“不好”
  
  最后,我们谈谈在研究过程中常常发生的一件令我们比较沮丧的事情,那就是发现得到的结果与预期的不一样。根据我自己和指导学生的经验,可能在95%的情况下,这都是因为我们的计算、推导或编程过程中出现了失误。所以,第一步永远是回过头反复地、认真地检查研究过程中的每一步。很多时候,这些失误藏得很深但却非常致命,因此,这要求我们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养成随时记录的好习惯。比如,推导公式时把过程写得尽量清楚,最好再给每一页草稿纸拍个照;编程时在代码里作好注释(comments),解释每一行在做什么。详尽、清晰的记录可以方便自己或者指导老师随时回头去检查,发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如果经过反复的检查,仍然没有发现问题,那么第二步就是去寻找产生这种结果的合理原因。比如,我们期待X对Y的效应是正的,而推导或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却是负的,这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或许是我们原本只想到了替代效应却忽略了收入效应,所以总效应的方向本应是可正可负的;或许是少数的几个偏离值对结果的干扰;又或许是X对Y的正效应只在某一条件满足时才能发挥出来,也就是必须加入交互项,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去和指导老师或身边的同学聊聊,看看他们是否也感到这一结果很意外,或许他们能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总之,当排除了做错导致结果异常的可能后,我们就要拓宽思路,努力去探索产生这一结果的合理解释。
  
  最后一步可能是对第二步的升华:从我们对结果“异常”原因的猜测和验证中,凝练出创新的观点、视角或发现,展现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体现一项研究的独特价值。其实,如果一项研究得到的结果与开展研究前的预期完全一致,那我们的研究是否显得太平淡无味了?有趣又有价值的结果或者思考,往往藏在那些有点出乎我们意料的地方,而对于这些“意外”的探索过程可能恰恰孕育着文章的独特亮点,这正如有些文学评论会要求好的小说“既要情理之中,又要意料之外”。
  
  以上就是和各位同学分享的关于论文写作的经验。最后,推荐同学们在网上搜索题为“什么是博士”的一组有趣的示意图,我觉得也可以理解成“什么是科学研究”,作者是Matt Might教授。祝各位同学平安健康、快乐充实!
  
邵磊:原来论文可以这样写
  邵磊老师简介
  
  邵磊,财政税务学院副教授,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校级青年科研创新团队成员。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曾在Oxford Economic Papers和《财政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主要研究方向是财税政策与经济增长、地方财政和房地产税。
  
 
  作者:邵磊  
  编辑:赵志超
  来源:中央财经大学学位办
声明:本站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会第一时间删除。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
浏览次数:7125次
中国科学院

浏览:6700次

北京师范大学

浏览:1990次

上海大学

浏览:1410次

中国政法大学

浏览:1280次

上海交通大学

浏览:1049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浏览:1032次

北京大学

浏览:1030次

武汉大学

浏览:958次

菲律宾国父大学

浏览:733次

在线留言 微信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