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在职博士报名电话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说明
在职博士招生简章中心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在职博士专业 > 法学博士 > 正文

郑州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法学院博士分论坛圆满落幕

编辑: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发布时间:2019-12-27
郑州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法学院博士分论坛圆满落幕
 
  来源:郑州大学法学院
  
  2019年12月21日,郑州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法学院博士学术分论坛在法学院模拟法庭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智慧司法与法治建设”,主要包括获奖博士生宣讲、同学评议、专家点评和自由研讨四个环节。本次论坛由郑州大学2019级刑法学博士生潘照东主持。
  
  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生刘学涛以《政府数据开放的法治化:理论反思与实践改进》为题作报告。他指出“政府数据资源开放”已被列入我国大数据发展“十大关键工程”,激活政府大数据、营造全民参与氛围、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大势所趋。以法治化的视角为切入点,提出我国政府数据进一步完善的制度构想,以及法治化视角下政府数据开放的解决路径,为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做出贡献。许桂敏副教授对刘学涛同学的论文和宣讲环节进行专家点评,在充分肯定了论文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的基础上对文章的结构和学术规范提出了几点建议,如选题精确性、建议的具体化、文章用语词汇的统一性等。
  
  华中师范大学的周维浩博士生的宣讲题目是《解决执行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动研究》。周维浩同学观点明确,指出公正的裁判文书应该既符合法律,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且必须要得到有效执行。解决执行难是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是党中央的期待厚望,是人民法院的使命责任。靳建丽副教授点评指出,整体上学术规范和逻辑结构比较完整,对周维浩同学的研究方向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提出建议,如文章选题比较宏大,应进一步细化;将新旧“执行难”的不同及解决途径做出对比等。
  
  郑州大学博士生米竞宣讲题目是《去中心化趋势下知识产权发展之反思——以共享经济为背景》。米竞同学以问题为导向,指出共享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使得知识产权领域原有的利益平衡被打破,对传统知识产权制度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要顺应时代潮流,适时作出调整,才能更好的促进知识产权的良性健康发展。张德芬教授对米竞同学的宣讲内容提出点评,张老师赞扬了米竞同学学术态度认真,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对接社会热点、文章逻辑清晰、观点明确。同时提出文章也存在一定得问题并提出建议,如以“去中心化”和“共享经济”两个定语为题,文章中应平衡好两者关系;题目可以进一步细化,且主次应作出区别;一些词句不够准确等。
  
  南开大学博士生王文明的宣讲题目是《风险社会视域下人工智能犯罪的刑法应对》。他指出对于人工智能的技术风险所带来的刑事风险,应当先从解释论的角度,充分激活传统罪名或刑罚手段对弱人工智能阶段的刑事风险进行规制。只有在传统罪名或刑罚手段对人工智能犯罪无法有效涵盖的前提下,才需要从立法论的角度,对现行刑法适时作出相应的调整来规制新型的人工智能犯罪。许桂敏副教授点评到:本文选题新颖、时效性强、资料搜集丰富,同时从技术、立法、刑法定位等角度提出建议。
  
  东南大学博士生王佳的宣讲题目是《内部价值与过程控制:民法典司法建设的新路径》。王佳同学指出在制定民法典的过程当中,绝对不应该闭门造车,而需广泛摄取,可以将长期司法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习惯和法律规则加以编纂,使之进入民法典当中成为可控的规则和制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高留志点评认为,文章基本功扎实,但可以结合司法实践,凸显出文章的实践价值。
  
  东南大学的孙睿博士生的宣讲题目是《行政执法与行政公益诉讼衔接机制之构建——以水行政执法为切入》。孙睿同学指出了行政公益诉讼及水行政执法的现状及存在的缺陷,他认为应当建立公益诉讼线索信息移送管理平台、完善日常执法信息的共享互通机制,针对案件线索的共同研判会商机制设立“诉前圆桌会议”。
  
  郑州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法学院博士生学术分论坛经过一天紧张而充实的优秀论文宣讲和点评圆满结束。来自郑州大学的米竞、西南政法大学的王荣余、中央财经大学的刘学涛、南开大学的王文明、东南大学的王佳等优秀博士论文获奖者分别对各自的获奖论文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表达了独创性的学术观点,彰显了理论创新的学术风尚。论坛特邀郑州大学法学院张德芬教授、许桂敏副教授、靳建丽副教授等法学院各专业的优秀教师对以上获奖同学的论文内容和宣讲方式进行了多角度、全方面的专业点评。通过本次论坛开阔了大家的视野,各位博士生有见解、有特色的发言,进一步丰富了大家的思想。
  
  本次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经过前期的初审、复审,共评选出16篇优秀博士论文,其中评出一等奖7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4名。院党委副书记高留志和刘德法教授为优秀博士论文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并合影留念。
  
  本届论坛的论文宣讲以及专家点评、自由讨论环节,使得在坐的各位学者、老师、研究生之间产生了学术共鸣,大家解放思想,畅所欲言,进行思维激荡,撞击思想火花,在学术争鸣的氛围中学有所得、受益匪浅,也更激发了参会青年学子时刻秉承创新意识投身于学术研究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图:田筱玥 李坤朋 文:丁亚南 王宁宁 审核:高留志)
声明:本站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会第一时间删除。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
浏览次数:7125次
中国科学院

浏览:6700次

北京师范大学

浏览:1990次

上海大学

浏览:1410次

中国政法大学

浏览:1280次

上海交通大学

浏览:1049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浏览:1032次

北京大学

浏览:1030次

武汉大学

浏览:958次

菲律宾国父大学

浏览:733次

在线留言 微信电话